第九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第九小说网 > 旧宁书 > 第23章 春对夏

第23章 春对夏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卯时一刻,闻远应约出现在万福楼门前。正值晚膳,门前车马络绎不绝,店小二举着菜肴珍馐在堂内穿梭。从正门望进去,装潢不过略微精致些,一眼就能数出有几桌子人,也见不着什么厢房、阁楼,实在只是个寻常人家宴席的地方。再往内望望,视线便被一扇六丈的屏风隔断了,其上丹青跃然,绘制的正是一副《江南青绿图》,若是遇上懂行的,便知道这是前朝大师唐金和亲手所作,上面还留着米元的墨宝。

门口的侍者见闻远定神瞧了半天,忙迎了上来,笑问:“这位公子,可是要在万福楼用饭?可有预定?”

闻远答道:“对,在镜上仙定的桌。”

侍者脸上笑容更灿烂了,语气都亲切了几分:“原来是镜上仙的贵客,您这边请,小心脚下——”

绕过这幅《江南青绿图》,眼前豁然开朗。外堂的嘈杂喧嚣声被隔绝开来,骤然变低,甚至能听见几声清越的鸟鸣。闻远愕然环顾四方,只见得树木青葱,流水潺潺,山石玲珑。树木掩隐间,偶尔露出一点屋檐、几点人影——当真像是入了画般。

……不愧是南允王啊,这样的地方,足够有身份、有地位、有财力的人才能入席。闻远常年呆在边城,哪里见过这样精巧的景致,不由得咂舌,生出几分熟悉之感,又默默在心里补充了一句:当然,还得足够败家子儿,在这里吃饭怕是顶普通军户一年俸禄,南允王纨绔也不减当年啊。

“公子,咱们到了。”侍者出声提醒,躬着身静立一旁。面前的房门上,“春诵”两个字落在小牌匾,笔法柔婉。

闻远定下神来,示意他离去,推开了房门。

檐下风铃“泠泠”响动,暗香从门缝中淌出,再仔细去寻,又寻不到了。谢行溪起身迎接,笑道:“闻小将军。”

闻远行礼:“三殿下。”

“不用多礼,来,坐。”谢行溪比了个“请”的手势,闻远也不多拘泥,两人一同落了座。闻远敬了谢行溪一杯:“京中一别,竟已有三年。自留月台刺杀案后,我同父亲一直驻守边关,这还是头一遭入关来,倒有些不习惯这里的和风细雨了。”

年少时便有的交情,此时也无需繁冗的恭维词缀。寒暄几句,两人动了筷子,谢行溪简单讲述了在徐宅发生的事,也并未隐瞒徐河单独交谈的内容。

听完后,闻远大概猜到了自己要做什么,试探问道:“三殿下,是需要我去常州城北的明镜茶庄探查一番吗?”

谢行溪点点头,往自己杯中又添了茶,茶添八分杯,话也只说三分:“是,也不是。你只需要每日同一时刻去喝一次茶即可,别的事,一律不用管,一律不用打听,喝完茶以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。”

这下闻远有些糊涂了,接过茶壶,给自己直接添了满杯:“如今事态紧急,不应该尽力追查吗?这神秘人居心叵测,早日缉拿才是。”

谢行溪没有回答,反问道:“小将军,你认为徐河在这件事里是什么角色?”

少年人心直口快,不假思索道:“徐盟主为人自然信得过,但此时的行为过于奇怪,甚至有些自相矛盾之处。我想会不会是受到了幕后之人的挟持,不得已这样做?”

“若是受人挟持,谁能挟持徐河?徐盟主一生嫉恶如仇、正气凛然,不会被权财收买,又无儿无女、无妻子父兄挂身,如此之人,哪来把柄受人钳制?”至此,谢行溪顿住话音,眼见闻远又苦恼起来,谢行溪悠悠又道:“但我思来想去,还当真想到了一个可能收买徐盟主的东西。”

闻远眼睛一亮,等着谢行溪说出下文。谢行溪倒出些茶水,指尖引着水线,在桌上画出一个“义”子,声音陡然变轻变冷:“徐河,平辉县人,二十三年前曾在代王麾下暗中效力。徐河不领官职,与十二位义兄弟合称‘十三广鹤卫’,只受代王调派,曾奇袭敌营击溃一千敌军。代王在长生坡遇袭,十三广鹤卫拼死相救,血染荒野。”

这样细碎的过往都被翻找了出来,南允王到底有多大的势力?闻远心跳越发急促,缓缓抬眼,却发现谢行溪正沉沉望着自己,那样肃杀的眼神,闻远三年前不曾见过。听至此,闻远心头也有了大概猜测,额头浸出薄薄冷汗。

下一瞬,谢行溪收回目光,又端出了温和亲切的面容:“当年,代王身死长生坡,大多数人认为十三广鹤卫也随之曝尸荒野。但在永朔二年,徐河突然现身江南,与天下义士盟,平定了长久的江湖内乱。闻小将军,你认为这样的人,用什么去绑架他最为合适?”

言已至此,闻远捋了捋思绪,心下明了。三年前留月台刺杀案,扯开了当朝太后的遮羞布,虽然对外宣称是赵王谋逆、刺杀皇帝,但胡月残害忠良、利欲熏心那档子事,并不难打听。当今圣上在刺杀后身体时好时坏,朝政日渐被太后党羽把持,积弊渐深。像徐河这样的忠贞死节之人,能不心存愤懑?虽然个中关窍还有些想不清,但飞雪解药一事,必然直指朝廷。

又是一杯茶落肚,闻远搓搓手指,终于还是问道:“三殿下,其实这三年中,我一直在回想留月台刺杀案,当年的许多疑问,不知道能否得到解答?”

谢行溪挑眉,静待他发问。

“我听闻,太后曾派亲信去刺杀皇帝,有一队带着奇异耳饰的人及时救驾,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?”每每思及此,闻远总觉得留月台刺杀案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影子飘荡其中,难以捉摸又令人细思极恐。

一问就问到了最为头疼的问题,谢行溪遗憾摇头:“这些人在当日救驾后凭空消失,皇兄亦有意隐瞒。我也曾多方追查,只知道这些人隶属于‘影听’,曾是代王麾下精锐,其余一概不知。”诡异的是,每当谢行溪摸到了模棱两可的相关证据,便会被百般阻挠,最终一无所获。

闻远想了想,道:“没想到风清先生曾是开国重臣。杜师父说,风清先生实属当世武林第一。我这次下江南,不知能否有幸请风清先生再指点一二?”

风清师父死在陇山的事,只有谢行溪自己和谢北林知晓。两人知道事有蹊跷,有意隐瞒,对外只说风清先生游历江湖——横竖陈风清武功高强、性格跳脱,游历十年半载不见人影也合情合理。谢行溪心中泛起淡淡的悲凉,面色仍是如常:“师父游历至今未归,我几次三番寻人都让他躲过了。”

两人默了一会,闻远想问裴小侯爷如何了,张了张嘴又把话咽回去。如今裴富贵已经自称裴稷,字纾离,是楚国旧太子,在楚地当叛军头头,早已不是当年旧友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